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405.“黎明时分”表示当主的国靠近时,这从圣言中“黎明”或“早晨”的含义清楚可知。由于本章论述的主题是教会的连续状态或不同阶段,所以它先论述晚上发生的事,然后论述夜里发生的事,接着论述半夜发生的事,很快就会说到日出之后发生的事。半夜在此以“黎明时分”来表达,这是当义人与恶人分离时的时间;19:15-22描述了这种分离,是以罗得和他的妻子、女儿被带出来并得救来描述的。这种分离发生在审判之前,这一点从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必有所有民族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们彼此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马太福音25:32)
圣言称这段时期或这种状态为“黎明”,是因为那时主来了,或也可说,那时祂的国靠近了。善人也是这种情况,因为到那时,类似曙光或黎明的东西会照在他们身上。因此,圣言把主的降临比作“早晨或清晨”,也称为“早晨或清晨”。如何西阿书:
过两天耶和华必使我们苏醒,第三天祂必使我们兴起,我们就在祂面前得以存活。我们务要认识,竭力追求认识耶和华。祂出来如黎明。(何西阿书6:2-3)
“两天”表示之前的时期和状态;“第三天”表示审判或主的降临,因而表示主国度的靠近(720, 901节),这种降临或靠近被比作 “黎明”。
撒母耳记:
以色列的神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嫩草从地上长起。(撒母耳记下23:4)
“以色列的神”表示主,因为在那个教会,所指的是以色列的神,而不是其他神,该教会的一切都代表祂。约珥书:
耶和华的日子将到,已经临近。一个黑暗、幽冥的日子,一个密云、乌黑的日子。(约珥书2:1-2)
这也论及主的降临和祂的国度;经上说“一个黑暗、幽冥的日子”,是因为那时善人正与恶人分离,如此处罗得与所多玛人分离一样;善人被分离出来之后,恶人就灭亡了。
在但以理书可以看到,主的降临或祂的国靠近,不仅被比作“早晨”,还实际被称为“早晨”:
一位圣者说,这异象、常献的祭和造成荒凉的罪过要持续多久呢?祂对我说,到二千三百个晚上和早晨,圣所才能正宗化过来。所说晚上和早晨的异象是真的。(但以理书8:13-14, 26)
显然,“早晨”在此表示主的降临。诗篇:
在你掌权的日子,你的民要以神圣的荣美甘心奉献自己。从晨曦的子宫中,你得了你出生的甘露。(诗篇110:3)
这整个诗篇论述的主题都是主和祂在试探中的胜利,也就是祂“掌权的日子”和“祂神圣的荣美”;“从晨曦的子宫”表示祂自己,因而表示神性之爱,祂出于神性之爱争战。
西番雅书:
耶和华在她中间是公义的,断不做非义的事;每早晨显明祂的公平。(西番雅书3:5)
“早晨”表示审判的时期和状态,这等于主的降临,而这反过来又等于主国度的靠近。
由于“早晨或清晨”表示这些事,所以为了可以代表这些事,经上吩咐:
亚伦和他的儿子要点着灯,从晚上到早晨,要在耶和华面前经理这灯。(出埃及记27:21)
“晚上”在此是指早晨之前的黎明时分(2323节)。由于同样的原因,经上吩咐,坛上的火每天早晨都要点燃(利未记6:12);还吩咐,逾越节的羔羊和献祭的祭物不可剩下一点留到早晨(出埃及记12:10; 23:18; 34:25; 利未记22:29-30; 民数记9:12);以此表示当主降临时,祭祀要结束。
从广义上说,“早晨或清晨”用来描述黎明时分和日出之时。在这种情况下,“早晨或清晨”表示对善人和恶人的审判,如在本章:
太阳已升出地面,罗得到了琐珥。耶和华将硫磺与火如雨般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创世记19:23-24)
在诗篇,它同样表示对恶人的审判:
我早晨要毁灭地上所有的恶人,好把一切作孽的从耶和华的城里剪除。(诗篇101:8)
耶利米书:
愿那人像耶和华所倾覆而不后悔的城邑;愿他早晨听见哀声。(耶利米书20:16)
由于从严格意义上说,“早晨或清晨”表示主,祂的降临,因而表示祂国度的靠近,所以显而易见,它还表示什么,即表示一个新教会的兴起,因为这个新教会就是主在地上的国度。这个国既指总体意义上的、也指具体意义上的,甚至特定意义上的:当地上有教会重新兴起时,就是总体意义上的;当一个人正在被重生并新造时,是具体意义上的,因为那时主的国正在他里面建立,他正在成为教会;而每当爱与信之良善正在他里面作工时,就是特定意义上的,因为主的降临就在于此。因此,主在第三日早晨复活(马可福音16:2, 9; 路加福音24:1; 约翰福音20:1)涉及这一切意义,甚至涉及具体和特定意义,因为祂每天,事实上每时每刻都在重生之人的心智中复活。
10437.“为什么使埃及人讲说”表那些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他们论到那些被提升到内在事物之人的话。这从“埃及人”的代表和“讲说”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人”是指那些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讲说”是指他们论到那些被提升到内在事物之人的话,因为后者是接下来的话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人。“埃及人”之所以代表那些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是因为在古代,埃及是有代表性教会存在于其中的那些人当中的一些人。因为这个教会遍及亚洲众多地区,而且那时埃及人在属于该教会的对应和代表的知识上胜过其它所有人,他们知道外在事物所代表、因而所表示的内在事物。但随着时间推移,临到有教会存在于其中的其他人身上的事同样临到了他们身上,因为他们从内在人变成了外在人,或说从对内在事物感兴趣变成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直到最后他们不再关心内在事物,并将整个敬拜都置于外在事物。
当这种情形也发生在埃及人身上时,他们胜过亚洲其它所有民族的对应和代表的知识就沦为邪术。这就是当敬拜的内在事物,也就是爱和信的事物被灭绝,而外在的代表性敬拜,连同它代表的内在事物的知识仍旧存留时所发生的情形。由于埃及人已经变成这个样子,所以在圣言中,他们表示内在事物的记忆知识,以及外在或属世之物。由于没有内在之物的外在之物要么是邪术,要么是偶像崇拜,而这二者是属地狱的,所以“埃及”也表示地狱。由此明显可知为何“为什么使埃及人讲说”表示那些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
埃及也有代表性教会(参看7097, 7296, 9391节);“埃及”表示两方面意义上的这类事物的记忆知识(1164, 1165, 1186, 1462, 2588, 4749, 4964, 4966, 5700, 5702, 6004, 6015, 6125, 6651, 6673, 6679, 6683, 6750, 7926节);“埃及”表示属世或外在之物(4967, 5079, 5080, 5095, 5160, 5276, 5278, 5280, 5288, 5301, 5799, 6004, 6015, 6147, 6252, 7353, 7355, 7648节);“埃及”表示地狱(7039, 7097, 7107, 7110, 7126, 7142, 7220, 7228, 7240, 7278, 7307, 7317, 8049, 8132, 8135, 8138, 8146, 8148, 8866, 9197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